今天是 March 27th, 2022,我终于开始记录我关于为什么要记笔记的一些认知,一方面是最近终于在知行合一的方面有了一些进步,另一方面可能算是我的第一张常青笔记,万里长征第一步!
我在搜索常青笔记这个关键词的时候,发下你自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写了几个将常青笔记推荐给身边科研人的点,现在看来确实是论据很不充足了
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摸索,在我想通了这个简单的逻辑链之后,一切一切的原点,拨开了迷雾,摩天大楼的地基,终于搭建起来了:出发点是
我想要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取得一定的成就
我想做一些硬核的事情
这个想法不知从何而来
我想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这样才能有机会和我认为很厉害的人交流,这是我从小到大一直想做的事,这个想法的根源可能是,我一直在寻找一个人生导师,这个人可以从更高的维度给我很有效的指导,但是后来我逐渐妥协,这未必是一个人,也未必一次谈话就能解决,因此我想和很多人对话,想问问他们的看法
我想在科学领域工作
现在纯粹的体力劳动者越来越少了,对于我目前选择的这条路来说,就更不用怀疑自己是不是知识工作者了,不是只有作家和编辑才能称为是知识工作者
刻意练习是进步的最佳方式,是成为行业顶尖的唯一方式
深度工作是实践刻意练习的必然形式
常青笔记可能是量化知识工作者深度工作程度、刻意练习的唯一方法
我必须使用卡片笔记法,积累常青笔记
除了上面这个逻辑条之外,我相信常青笔记还能为我带来更多的好处,但是目前上面这个逻辑对于实践卡片笔记法是最基础的
当然这只是我终于实现逻辑自洽的一小步,这其中的每一个点我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深入论证,因此几乎不可能向别人推销卡片笔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