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as:: 钟老师
official page on TJU website: 钟澄-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导师:现材料科学系老师李劲
之前应该是在材料系腐蚀专业
后来在交大的时候是在胡文彬老师组里,这位老师在2014年的时候也去天津大学了,钟老师是和他同时去的
科研指导系列
读到的钟老师的文章:Cheng Zhong
21年3月看的那篇文章,那片综述竟然就是钟老师团队的!这篇综述我还挺仔细的看了呢@LiRecentAdvancesFlexible2019
根据pdf检查修正Endnote自动生成的文献引用格式,用于写论文的时候直接导入引用
right split layout 依次检查:标题(所投期刊的标题大小写规范,以及留意一些专有名词是否需要额外大写);年份(根据PDF核对);作者名字(含有特殊字符,如德语字符可能需要手动额外输入);期刊(在reference里面先确保期刊全称是正确的即可,后面投稿需要改成缩写在preview中查看);页码(187-197,中间的连号不是简单的减号,是一个特殊字符);卷,期(正式版本的论文PDF文件中应该会显示卷volume期issue的,如果没有,那说明下载的是刚刚online的版本,需要更新);书(需要把第几版也输入进去,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97th?)
再次从preview部分检查期刊缩写等信息:着重检查期刊缩写,
论文写作整理过程endnote库截图(锌锰电池,含intro部分详细分类)
endnote分类再举例20210110 - 实现可充放电的锌锰电池
先把不相关的(air battery)通过搜索挑出来,但是还是要过一遍,有没有误判的
spent 回收电池 (虽然回收技术和这个课题完全不相关,但有可能回收的材料就用于装某种可充放电的锌锰电池,因此不能搜出来之后完全不看)
初始分类不要先把alkaline,碱性电解质作为一个大类分出来,因为很多锌离子电池并不一定会把酸碱中性等等写在标题里
每个分组都分到一百以内就可以了,也不用再继续细分了
title: looking beyond lithium-ion battery 可能对锌电有启发
分类的搜索词一定要用针对性比较强的词,比如说alkaline, anode, cathode就都不要拿出来分
{{TODO}} 去重操作,我记得有一个专门的视频讲去重导入,在reference 中find duplicate去重
机质研究/表征/计算 标题中含有SEM, X-ray, EIS...但一开始不要直接搜mechanism,这个词也比较大
完整复刻鲸吞法分类始终存在两个问题:只对老师举例的这两个课题的类型有效,仍然需要对该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设置endnote识别重复规则:
edit -preference - duplicates: title (钟老师这里只设置了title)
左键拖一下,高亮,再检查一下再delete
搜索长减号,去除zinc-air和zinc--air(长减号)的重复文献
endnote中会出现大量重复文献的原因,一篇文献19年online,但是20年才更新volume和issue
endnote的作者规则都是zhong. c(小写就可以搜出来)
{{TODO}} 含endnote的一些使用细节,去重导入,删除重复分组等,这个视频看过一遍,但没有笔记,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什么是主题Topic:出现在keywords 或 abstract中的词
高被引确实可能对写作实验有指导作用,但不应该一上来就关注且只关注高被引文章,这样就失去了目标导向性,它做什么你同样做个差不多的吗,不是为了引用而引用,并且分类过程中高被引论文也自然而然会被关注到
给被引论文存在的问题:我认为看高被引就类似于刷视频只看头部流量up主,信息接收受限,完全不符合以终为始的原则(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如果考虑低被引文献/期刊是否存在造假情况,我认为也确实存在,可能性也比高水平文献高一些,但是高水平文献同样存在造假问题,这个需要从其他的方面综合判断
但是看完这一个视频,更加强烈的感受到钟老师的套路和思路很适合他所在的环境,也就是不需要冲NS,或者甚至没有很强的意愿将文章发表到angew上,如果解决问题的这个课题恰好能发在angew上,那么正好用心搞一下,如果不行,也无所谓,仅照顾到学生的毕业问题,且确实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更加印证了之前的猜想,有一次问钟老师老板要发高水平文章怎么办,钟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鲸吞法局限性
怎么不遗漏检索式?
在web of science中搜索的时候,就不要把核心关键词放进来!
钟老师的方法可以解决0-7级的问题,不能解决7-10级的问题 鲸吞法局限性
{{DONE}} 这里提到根据标题或者某些关键词属于一次分组,之后还要有二次/三次分组,这个后续会讲
二次/三次分组:对一次分组中的大类进行再次细分,例如nano, nano+coating
鲸吞法巨大优势:@/coating/encapsula// 都表达包覆的意思,除非是这个方面的专家,很难在web of science中搜索全
文献如果包含你感兴趣的多组标签(分组词),那么很可能也是你要重点关注的!但是A+B+C最多了,不要更多tag
知识库归纳分组之后就可以把综述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列出来了 Review: Synthesis of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in situ for lithium batteries
1.初步分类完的最直观的作用,就是有助于综述相关的写作;
3.传统只精读几篇文献方法局限性较大,容易轻信一些观点,而鲸吞法分类后可以纵观观点相悖的讨论很好的规避很多问题;
4.谋定而后动,科研就像做数学大题一样,不能一头扎进去就开始做,还是需要一定的思想实验思考铺垫的,对所在领域有个宏观的基本认识;
一号文件:一级标题(endnote分组标题);二级标题(文献标题);内容【概括】+原文
将一号文件修改为source,复制到程序所在文件夹,匀性wordPs,source_new即2.1文件,然后进行摘录,获得2.3(2.2直接是2.1的复制备份,从2.2中剪切获得2.3)
钟老师在这里强调:一直到知识库分类完成,都没有下载任何全文,但我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担心误解标题/abstract意思,经常想要下载全文看看然后再分类
举例:通过导师指导或自己寻找(寻找细分方向),大方向:包裹碳,细分方向:包碳的形貌控制
这里考虑我的课题?假设方向是提高纤维电池的能量密度,那么应该我来寻找细分方向?但我总是担心,提升纤维电池性能的方法对于平面电池来说都太老了,不适合所搜锂电池领域前沿文献找到,或者现在的锂电池前沿文献已经很复杂,难以移植到纤维电池上
从知识库中筛选和分组,为素材库做准备
确定做carbon领域之后,要再在all reference中搜索carbon(及其同义词),扩充完整目标分组(因为之前可能有carbon被分到其他)
操作:
按期刊排序
在carbon里继续分类:组分(amine-functionalized carbon, boron-doped carbon, Nitrogen-doped);形貌(Y hierarchical, mesocarbon);其他(electrolyte blends, emulsion-templated directed assembly);实在不能通过题目判断的,先打一个问号
没有没人做过的概念,只是没搜到,卷绕纤维电池这个课题就是,有人做过锂电,只是讲的故事不同,一个微型电池,一个纤维电池
实在不能根据标题分的时候,就只能细看摘要 第4.4集 像素级手把手带读文献寻找写作思路;像素级演示标题/摘要法阅读文献!如何在Endnote中移动文献分组?_哔哩哔哩_bilibili
文献1:虽然没提到形貌,但是提到了一个方法CVD,因此此时可以把CVD也做一个分类,与组分/形貌/其他等等并列,如果CVD真的有帮助,那么需要再次在carbon中把CVD(chemical vapor)搜索全。如果很少的话,可以限定在any field中搜,如果比较多的话,可以先限定在title里面
转移文献/文献细分技巧:
文献2:在读摘要的时候也可以留意共性词汇,如3D, yulk shell等等
钟老师的方案就是不休息,尤其之前高强度工作,一年365天,都在工作,但是不会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偶尔通宵。。。。
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不要把工作日想象成苦大仇深的很难过的日子。要么改变环境,要么就改变看待同样环境的看法,总之要让自己舒服起来,因为顶级的创造性工作一般都是需要高度创意环境才能产生的,机械式的打工心态、重复劳动往往比较困难。
如果重点经常改变,那就说明这不是真正想要的 以终为始
follow your heart 等等鸡汤明显不正确
体验自我——当下的体验 叙事自我——坚定地做一件持续的事情 两个自我会冲突,孰轻孰重,如何平衡要自己判断
钟老师这里的话,差强人意
进入一个新领域,不知道做什么实验,不知道怎么做实验,不知道怎么解释
搜商,逻辑推理能力
实例:学生的实验现象:在多孔材料上沉积锌,比在少孔材料上沉积的锌的质量多,学生的解释:多孔材料有效面积大,所以沉积的锌更多
逻辑问题:不同材料是使用相同的电流密度进行沉积,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能够沉积上锌的最大质量应该完全由电流密度决定,也就是沉积上的质量是相同的。和比表面积应该无关。
可能正确的解释:少孔材料,有效面积小,导致电流密度大,导致副反应多,所以沉积上的锌少
通过搜索证实猜想:(google scholar)
electro-galvanized efficiency current density efficiency - 搜出来的多是镀锌钢,腐蚀效率 --- 换更常用的电镀词
electroplating of zinc current density efficiency - 搜出来的是做合金,但是考虑把电解液配方放进去
electroplating of zinc current density efficiency znso4 - 搜到一个超级相关的a study of process parameters for zinc electrodeposition from a sulphate bath
如果上一步没有搜到很相关的话 - 尝试zinc electrodeposition from a sulphate bath
了解相关产业动态:
东方财富网:行研分析报告,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研究报告
了解头部上市公司的动态,但是也不要盲目相信数字,要遵循第一性原理
并没有明确答复,钟老师认为是如果有机会去工程应用中实践,不一定不能用
例:protective carbon-coated silicon nanoparticles with graphene buffer layers for high performance anodes in lithium-ion battery
idea 1: nitrogen-doped carbon coated silicon ...
idea 2: carbon-coated aluminum-silicon alloy nanoparticles ...
idea 3: carbon-coated yolk-shell silicon nanoparticles ...
这样下来博士论文的几章就都有了,而且小论文也有了。。。
但是一方面做馄饨面没意义,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充分搜索,馄饨面很可能被别人做过
怎么做很难的事?一次上是个台阶很难,怎么一步一步走? how to be a qualified doctor
一个时间段只处理一件事;切换任务,放松大脑
这边听着钟老师的视频,整理一下自己的todo清单,就在roam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