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公开地数字花园中,我主要会分享,将深度工作 (Deep work),心流 (Flow),双链笔记 (bi-linking notes),卡片笔记法 (Zettelkasten)等方法论应用于我的工作中 *的一点一滴尝试,偶尔也会有一些我很感兴趣的话题
我也这样考虑过,那些真的很厉害的普通人(包括天才)都是从幼年时期就在正确的方向上,已经非常熟练地在自己的大脑里构建链接(而我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强迫自己主动建立连接),加深大脑的沟壑,因此后续学习水到渠成,十分顺利 genuis education bi-linking notes
在大学之后,我开始接纳一些从未接触过的概念,尝试着脱离很熟悉的评价体系,开始适应社会的评价,开始自我评价,而卡片笔记法就是其中之一。在那个阶段,我接纳新概念的模式算得上是激进,我选择先相信,然后再看见,因此,最初很多人都在使用谈卡片笔记法,双链笔记,个人知识管理等等,当时这类话题吸引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