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e's Digital Garden

Powered by 🌱Roam Garden

R - 如何保持每天精力充沛 - highlights

Author::L先生说

Full Title:: 如何保持每天精力充沛?

Added time:: December 10th, 2021 5:23 PM

Highlights first synced on December 10th, 2021

在事情很多、工作量和强度很高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精力充沛,不会感到疲惫?

Note: 文章解决的问题正是我这个阶段需要的,12月预计非常忙

当我们一刻不停地持续工作、大脑全速运转的时候,一方面,腺苷被不断产生出来,大量累积;另一方面,这些累积的腺苷又无暇去重新组合、消耗。这就会导致大脑里面腺苷浓度的持续升高。

Note: L-Note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消耗ATP,产生腺苷,腺苷来不及重新变回ATP,积累的腺苷会抑制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

降低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让大脑产生困意,让我们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失去行动力……只想静静待着什么也不动。

Note: L-Note 这些现象确实是精力消耗殆尽的症状了

腺苷只有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才会合成ATP,从而被消耗掉,为我们恢复精力。所以一个好的模式,一定是工作和休息交替,而不是专注长时间地去思考和工作。

Note: L-Note 这里有一个小疑点,为什么腺苷只有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才会合成ATP?

这就是主动休息的第一条原则:交替工作。也就是:主动掌控工作和休息的节奏。

Note: claim

Draugiem 集团做过一项调查:他们调查了企业里工作效率最高的 10% 的员工,发现:他们在工作总时长上跟其他员工并无显著差别,那么差别最大的地方在哪里呢?他们平均每工作52分钟,就会休息17分钟。

Note: evidence

组织心理学家 John Trougakos 也认为:我们每小时至少要休息10-15分钟,休息的时候不要看邮件、思考工作,而是要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Note: evidence

一个良好的做法,一定是集中精力工作一段时间,休息,转换思绪,恢复精力,再继续集中精力工作。也就是「小步快跑,少量多次」的「冲刺」策略。

Note: claim: 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是一个舞曲,违背大脑天性的,偶尔为之可以

一个简单的建议是:每半小时到一小时要有一个小的休息,起码15分钟;每一个上午和下午要有一个大的休息(不包含午休),起码半小时。这样可以充分恢复精力,为大脑松绑。

Note: suggestion: 但是我就是跳不出这个误区,难以适应这个节奏,觉得每小时休息15min优点浪费时间,但是如果把走路,骑车之类的(所有非工作时间)都算成休息时间的话,好像我现在的时间习惯也有不少休息时间,甚至比每小时15min多),是否有必要找回time golden呢

这就进入了第二条原则:动脑休息。

所以,一个更好的休息方式是什么呢?是采用中低耗能的模式,去做一些跟日常工作不同的事情,激活大脑不同的运转模式。

Note: L-Note 去做一些和日常工作不同的事情。可能是我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和日常工作不同的事情,比如说我尝试过的事情:看一个youtube vlog,在淘宝浏览一下想买的东西,还有冥想五分钟,但说真的我并不觉得这对我有很多帮助,因为做这些事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关联,而日常工作的时候也是和日常生活关联的,都在这样一个大整体里面,很难跳脱出来。 或许我应该打开一些新的板块,比如说用着15分钟的时间规划创作一下我的博客文章?或者研究一下如何建一个好看的博客,或者观看一些3D建模的视频,或者总结一下钟老师的视频?这些事情我之所以没去做,是因为觉得完事开头难,都想当作一个主要任务去做,但是我又没有真正的空闲时间,把他们安排进去。 但是这些想法也是存在问题的,他们算得上是和日常工作不同的事情么

我还有一个小技巧: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把问题放进一个问题库里面。那么当我休息时,就可以打开问题库,把这些问题拿出来,查阅相关的资料,看看可以如何解决,记下可行的思路和方案。

Note: evidence

New highlights added December 13th, 2021 at 6:54 AM

然后,随便从里面找一个东西,继续做下去。比如:打开书,回忆一下前面的内容,接着看下去,一段休息的时间刚好足够提炼一个知识点,转化成知识卡片;打开看到一半的纪录片,继续看,顺手做点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想;打开写到一半的内容,接着之前的思路继续写下去,顺带做一些修补和完善;

Note: 我不确定,这些事看起来也不会让我放松

这就是第三条原则:黄金时间。

不过我会建议你:每天抽出一段固定的时间,去做一些超出生活日常模式的事情。

Note: L-Note 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我能做到,但是很难,很难找到这样一个时间段,就目前来说,如果我九点半往回走,十点的时候,再次坐下来,而我又想十一点半之前躺在床上,那么中间的这两个小时,我能做些什么呢?我还是想读一些书,而不是折腾一些其他的事

就是投入精力,动脑、动手去探索一些日常不会做的事情。比如:学习一门手艺、技能,接触一个新领域,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等等。

Note: L-Note 这些事我是扔到了工作间隙去做,到底怎么样的顺序才是更好的?

为什么强调要动脑或动手呢?因为只有具备一定门槛,需要付出脑力去思考、认真对待,你才能够进入「心流」状态,从而,从做这些事情里面获得创造的幸福感和乐趣。

Note: 具有一定的门槛才能进入心流状态

可能你会觉得:每天工作已经要消耗很多脑力了,回家还要学习,脑力跟得上吗?其实,我在 我们需要延迟满足吗? 中也讲到过:近10年的研究认为:大脑对任务的集中处理,主要依赖意志力;而只要你认为你的意志力是无限的,那么它就真的是无限的。

Note: L-Note 呼,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不管真假,就暂且认为意志力能handle这些好了

只要你摆脱「我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了,是不是该做点不费脑子的事情?」这种思维,让自己相信「虽然我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但我依然可以集中注意力去做我感兴趣的事情」,那么你就能够做得到。

一旦你相信这一点,并让自己投入脑力进去,你就会感到:每一天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这种充实感,以及创造的乐趣,就是对抗生活的繁琐、无常和枯燥的最好的武器。

Note: L-Note oh yes, I believe I heard this somewhere else, in this fantasy world, in modern world, the biggest problem we need to deal with is bordem. So fully engage in life, use fully brain is the key.

最后,讲讲主动休息的第四条原则:设定边界。

第一点,你必须非常明确:哪些是你应该做的,哪些是你可以选择做或不做的;哪些是非常重要、优先要做的,哪些是可以缓一缓、或可以转交给他人去做的。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安排好每天的日程。不需要计划得非常细,但你需要知道,你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需要做些什么,有多少时间是被「锁住」的,多少时间是有余力、可以自由安排的。而不是来者不拒。永远要记住两件事情:1)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不存在「把事情做完就好了」,我们应该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追求平衡、舒适和可持续。2)别人的事情是别人自己的课题,不是你的,不需要过度担责,要学会课题分离。

Note: L-Note 哦是的,关于这几点我需要仔细揣摩一下

第二点,化零为整。

Note: 这一点我已经比较充分的意识到了

所以,平时可以跟需要合作的人尽量沟通你的习惯、模式和工作节奏,想办法去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平衡,避免过度去迁就别人。

Note: L-Note 我觉得还挺好,我和师姐的工作节奏比较契合

最后的最后,还是提提非常重要的老三样:作息,运动,社交。

关于运动:之前有读者问,说,有没有方法可以提高精力上限?答案很简单:有且只有一种,就是运动。

Note: L-Note 提高精力上限的唯一方法就是运动

relevant questions

R - 如何保持每天精力充沛 - highlights integrated for [[QUE - 如何保持一整天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