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e's Digital Garden

Powered by 🌱Roam Garden

Exhibition-大师的自画像

“艺术家自画像是乌菲齐美术馆的核心收藏之一,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年,收了1800多幅自画像,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东一美术馆执行馆长谢定伟介绍,西方古典绘画有三大板块,其中一个就是肖像画,而肖像画中比较特别的一类就是画家自画像,“展览从自画像这个小的主题切入,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再到当代艺术,是500年来自画像艺术发展史的一次集中展示”。

“乌菲齐大师自画像”展是由天才画家拉斐尔领衔,提香、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雅克 - 路易·大卫、安格尔、夏加尔、莫兰迪、草间 弥生、蔡国强等50位艺术大师。

众所周知,拉斐尔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自画像》是这位意大利艺术家最著名的画作之一。画中青年拉斐尔披着一头栗色的齐肩长发,头戴着一顶黑帽,一双乌黑的眼眸注视着观众,脸上流露出专注忧郁的神情。黑色外衣下隐约露出白色衬衫领边,与灰绿色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因堪称“自画像达人”,给自己画过多幅自画像,而此次展出的作品更为特别。“这幅自画像作于伦勃朗去世前不久,应该是他最后一幅自画像,跟他早前的自画像完全不一样。他的后半生生活穷困潦倒,当时已无意美化自己。这幅画把他落寞的感觉画出来了,我觉得画的很真实。”谢定伟说。

在艺术史中,女性艺术家们贡献了极不平凡的力量。玛丽-路易丝-伊丽莎白·维吉-勒布伦作为欧洲最重要的肖像画家之一,在接触了鲁本斯的作品后,成为一名出色大胆的调色师。展览中,其优雅的自画像令人印象深刻。雅致精妙的蕾丝领边、色彩鲜艳的腰带、画布和调色板,这些单品都 在作品中微微发光,将18世纪女性的风采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拉斐尔 Raffaello Santi 意大利 1483-1520

拉斐尔·圣齐奥义大利语 : 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 ,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1)

李奥纳多·达文西米开朗基罗 合称“文艺复兴三杰(2)。拉斐尔画作向以“秀美”著称,其笔下人物清秀,场景优美。

文艺复兴黑暗的中世纪与近代的分水岭,文艺复兴是后来启蒙运动的起点,启蒙运动后期,18世纪前后,浪漫主义取代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主推社会政治规范和科学理性,而浪漫主义注重情感、个人主义,提倡自然天性,对科学和工业持怀疑态度,带有赞颂过去、憧憬中世纪、摒弃古典主义的色彩(浪漫主义反思了启蒙运动中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负面效果)

[[QUE - 什么是文艺复兴]]

[[QUE - 什么是欧洲黑暗时代]]

[[QUE - 什么是启蒙运动]]

他为 梵蒂冈教宗 居室创作的大型壁画《 [雅典学院] 》是经典之作,将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基督教 和异教,统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和谐的场面。

拉斐尔于1520年高烧猝逝于 罗马 ,终年37岁,葬于 万神庙

据说他有许多绯闻,但在罗马的生活中,“La Fornarina ( 英语 : La Fornarina ) ”始终占据着永恒的位置, Margarita Luti ( 英语 : Margarita Luti ) ——这位来自锡耶的罗马Governo Vecchio大街面包房主Francesco Luti的女儿。

据Vasari所说,拉斐尔在耶稣 受难日 (1520年4月6日,很可能也是他37岁生日)的猝逝,是与Luti的过度纵欲导致,之后他发了高烧,却没告诉医生此事。医生的错误治疗致使其死亡。(注 2) 瓦萨里也认为拉斐尔生于耶稣受难节,但耶稣受难节在他出生的1483年是3月28日。(注 3)

Luti画像

拉斐尔的葬礼十分隆重,有许多人参加。在他的大理石墓碑上, 皮埃特罗·本博 写下了墓志铭:“Ille hic est Raffael, timuit quo sospite vinci, rerum magna parens et moriente mori.”(拉丁语),意为“拉斐尔在此处安息。在他生前,大自然感到了败北的恐惧;而当他一旦溘然长逝,大自然又唯恐他死去。”

伦勃朗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因

欧洲巴洛克绘画 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

巴洛克绘画

其作品特征为富有丰富而浓重的色彩和大面积的阴影。与之前的 文艺复兴绘画 不同的是,巴洛克画家们更喜欢描绘冲突激烈的场景。

他所处的年代被称为 荷兰黄金时代 ,荷兰的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

伦勃朗年少成名,惟半生潦倒。其作品在他在世时即享有盛名(3),几乎当时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的门下(4)。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 圣经 内容的绘画。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同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画家的自我审视真诚而不矫饰(1)

与同时代的画家不同,伦勃朗表现的并非是人物的美貌或财富,而是经过深刻洞察后的人性与内在心理。

他是家中第八个孩子,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他们共育有十个孩子。宽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条件让他在家乡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10岁到14岁期间,他进入了管制严格的拉丁文学校就读,并接受了最初的美术教育,并于14岁进 莱顿大学 并主修哲学,不过他很快就放弃了在哲学方向发展的道路。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1669年,63岁的伦勃朗去世后,葬于荷兰归正教会(Dutch Reformed Church)所拥有的一座无名墓地。20年后,按照安葬贫民的规矩,他的遗骨掘出后被抛弃。1909年,阿姆斯特丹的西教堂(Westerkerk)的北墙上镶磡了一块石碑以纪念伦勃朗,伦勃朗之前就埋葬在这里。

莫兰迪

乔治·莫兰迪 ||h2||1890年7月20日 - 1964年6月18日

乔治·莫兰迪,意大利画家。一生活动主要在博洛尼亚,1907年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进修,1930-1956年在此任教。他擅长静物画,画风受到意大利古典画派、热里柯、塞尚和立体派的影响。他画的关于瓶罐器皿的油画就超过1000张,在其画作中,这些静物成为抽象的符号。1948年,获威尼斯双年展绘画奖。

莫兰迪色指的是饱和度不高的灰系颜色,所有颜色都好像蒙了一层雾一样~

莫兰迪最喜欢画他画室中的各种瓶子、罐子、花等等,基本上所有的画都是在他画室里面去完成的。无论什么颜色,只要饱和度对了,就会显得格外的高级。莫兰迪色就有这样的能力,通俗点讲就是性冷淡的颜色。

勒布伦

18世纪后期法国杰出女画家。因给皇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 绘画肖像而出名, 法国大革命 后离开法国在欧洲各国作画,在意大利、奥地利和俄罗斯生活和工作了几年,在那里她继续画贵族的画像。她的画作在罗马广受好评,并被选为圣路加学院院士。一生作有约660幅肖像画及200幅风景画。

洛可可 (法语: Rococo )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 法国 ,是一种具有粉嫩柔软风格的装饰、室内设计和艺术风格,它结合了不对称性、曲线、雕刻和 视觉陷阱 手法,能在静态的物品中创造一种运动感,它通常被描述为 巴洛克艺术 的终极形式

洛可可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即庄严工整的风格而兴起的(2)(3),洛可可比巴洛克更加会使用留白,呈现贝壳状、火焰状、水波状和树枝状。把一切能用的颜色粉白化、把一切尖角柔和化、把直线条曲线化,使得整体感觉变得温馨可爱、平易近人。洛可可除了可以用在主体艺术之外,也可以在边缘艺术上面。例如欧洲宫廷贵妇的晚礼服上的花边、 马卡龙 等小型甜品及其包装盒、地毯的花纹、书籍的边缘装饰和书签,任何精美小巧的纹样设计均可被算在广义的洛可可范围之内

洛可可风礼拜堂,令人联想到草莓口味的奶油蛋糕,而非一栋恢宏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