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自画像是乌菲齐美术馆的核心收藏之一,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年,收了1800多幅自画像,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东一美术馆执行馆长谢定伟介绍,西方古典绘画有三大板块,其中一个就是肖像画,而肖像画中比较特别的一类就是画家自画像,“展览从自画像这个小的主题切入,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再到当代艺术,是500年来自画像艺术发展史的一次集中展示”。
“乌菲齐大师自画像”展是由天才画家拉斐尔领衔,提香、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雅克 - 路易·大卫、安格尔、夏加尔、莫兰迪、草间 弥生、蔡国强等50位艺术大师。
众所周知,拉斐尔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自画像》是这位意大利艺术家最著名的画作之一。画中青年拉斐尔披着一头栗色的齐肩长发,头戴着一顶黑帽,一双乌黑的眼眸注视着观众,脸上流露出专注忧郁的神情。黑色外衣下隐约露出白色衬衫领边,与灰绿色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因堪称“自画像达人”,给自己画过多幅自画像,而此次展出的作品更为特别。“这幅自画像作于伦勃朗去世前不久,应该是他最后一幅自画像,跟他早前的自画像完全不一样。他的后半生生活穷困潦倒,当时已无意美化自己。这幅画把他落寞的感觉画出来了,我觉得画的很真实。”谢定伟说。
在艺术史中,女性艺术家们贡献了极不平凡的力量。玛丽-路易丝-伊丽莎白·维吉-勒布伦作为欧洲最重要的肖像画家之一,在接触了鲁本斯的作品后,成为一名出色大胆的调色师。展览中,其优雅的自画像令人印象深刻。雅致精妙的蕾丝领边、色彩鲜艳的腰带、画布和调色板,这些单品都 在作品中微微发光,将18世纪女性的风采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拉斐尔 Raffaello Santi 意大利 1483-1520
据说他有许多绯闻,但在罗马的生活中,“La Fornarina ( 英语 : La Fornarina ) ”始终占据着永恒的位置, Margarita Luti ( 英语 : Margarita Luti ) ——这位来自锡耶的罗马Governo Vecchio大街面包房主Francesco Luti的女儿。
拉斐尔的葬礼十分隆重,有许多人参加。在他的大理石墓碑上, 皮埃特罗·本博 写下了墓志铭:“Ille hic est Raffael, timuit quo sospite vinci, rerum magna parens et moriente mori.”(拉丁语),意为“拉斐尔在此处安息。在他生前,大自然感到了败北的恐惧;而当他一旦溘然长逝,大自然又唯恐他死去。”
伦勃朗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因
巴洛克绘画
其作品特征为富有丰富而浓重的色彩和大面积的阴影。与之前的 文艺复兴绘画 不同的是,巴洛克画家们更喜欢描绘冲突激烈的场景。
他所处的年代被称为 荷兰黄金时代 ,荷兰的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
与同时代的画家不同,伦勃朗表现的并非是人物的美貌或财富,而是经过深刻洞察后的人性与内在心理。
他是家中第八个孩子,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他们共育有十个孩子。宽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条件让他在家乡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10岁到14岁期间,他进入了管制严格的拉丁文学校就读,并接受了最初的美术教育,并于14岁进 莱顿大学 并主修哲学,不过他很快就放弃了在哲学方向发展的道路。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1669年,63岁的伦勃朗去世后,葬于荷兰归正教会(Dutch Reformed Church)所拥有的一座无名墓地。20年后,按照安葬贫民的规矩,他的遗骨掘出后被抛弃。1909年,阿姆斯特丹的西教堂(Westerkerk)的北墙上镶磡了一块石碑以纪念伦勃朗,伦勃朗之前就埋葬在这里。
莫兰迪
乔治·莫兰迪 ||h2||1890年7月20日 - 1964年6月18日
乔治·莫兰迪,意大利画家。一生活动主要在博洛尼亚,1907年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进修,1930-1956年在此任教。他擅长静物画,画风受到意大利古典画派、热里柯、塞尚和立体派的影响。他画的关于瓶罐器皿的油画就超过1000张,在其画作中,这些静物成为抽象的符号。1948年,获威尼斯双年展绘画奖。
莫兰迪色指的是饱和度不高的灰系颜色,所有颜色都好像蒙了一层雾一样~
莫兰迪最喜欢画他画室中的各种瓶子、罐子、花等等,基本上所有的画都是在他画室里面去完成的。无论什么颜色,只要饱和度对了,就会显得格外的高级。莫兰迪色就有这样的能力,通俗点讲就是性冷淡的颜色。
勒布伦
洛可可风礼拜堂,令人联想到草莓口味的奶油蛋糕,而非一栋恢宏的建筑